书画 《海岳名言》 米芾 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辞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唯家藏真迹跋尾,间或有之,不以与求书者。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江南吴皖、登州王子韶大隶题榜古意盎然,我儿尹仁大隶题榜与之等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偃仰向背 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离合之势。阴阳相应 谓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展笔为阳,须左右相应。鳞羽参差 谓点画编次无使齐平,如鳞羽参差之状。峰峦起伏 谓起笔蹙衄,如峰峦之状,杀笔亦须存结。真草偏枯 谓两字成三字,不得真草合成一字,渭之偏枯,须求映带,字势 雄媚。邪真失则 谓落笔结字分寸点画之法,须依位次。迟涩飞动 谓勒锋磔笔,字须飞动,无凝滞之势,是得法。射空玲珑 谓烟感识字 《北碑南帖论[节录]》 阮元 古石刻纪帝王功德,或为卿士铭德位,以佐史学,是以古人书法未有不托金石以传者。秦石刻曰“金石刻”,明白是也。前、后汉隶碑盛兴,书家辈出。东汉山川庙墓无不刊石勒铭,最有矩法。降及西晋、北朝,中原汉碑林立,学者慕之,转相摹习。唐人修《晋书》、南、北《史》传,于名家书法,或曰善隶书,或曰善隶草,或曰善正书、善楷书,善行草,而皆以善隶书为尊。当年风尚,若曰不善隶,是不成书家矣。故唐太宗心折王羲之 《书学》 钱泳 古来书碑者,在汉、魏必以隶书,在晋、宋、六朝必以真书,以行书而书碑者,始于唐太宗之《晋祠铭》,李北海继之。 余弱冠时辄喜学山谷书,虽老学见之,亦为称赏不置,心甚疑焉。因求教于林蠡槎先生,先生一见泳书,便云:“子错走路头矣。”因问曰:“将奈何?”先生曰:“必学松雪翁书,方能退转也。”后见冯定远论山谷诗,以为江西粗俗槎丫之病,一入笔端,便九牛拨不出,必以义山、西昆诸体退之,乃悟先生之言之妙。由此观之 《法书论》 蔡希综 蔡希综,唐代天宝年间书法家。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希逸、希寂之弟。希综工翰墨。兄弟三人皆为时所重,唐《治浦桥记》即天宝十二载蔡希综撰并行书。《法书论》一卷,唐蔡希综撰(《宋史·艺文志》作‘悰’,又作‘宗’、‘琮’)。自述家世及诸家授受渊源,杂采诸家论旨,而归本于用笔。余家历世皆传儒素,尤尚书法。十九代祖东汉左中郎邕有篆、籀、八体之妙,六世祖陈侍中景历,五世伯祖隋蜀王府记室君知,咸能楷隶 《春雨杂述》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明学术家、书法家。字大绅,吉水(今属江西)人。二十岁举进士,上万言书批评明太祖,罢官八年。议论无所顾虑,为人所忌,后于狱中遇害。永乐初任翰林学士时,曾主持纂修《永乐大典》,很受成祖重视。著有《文毅集》、《春雨杂述》。 《春雨杂述》摘自《丛书集成初编》。其中论述书法的有“学书法”、“草书评”、“评书”、“书学详说”、“书学传授”等部分。学书法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 《书学捷要[节录]》 朱履贞 朱履贞,清嘉庆年间(1796一1820)书法家.字闲泉,号闲云,浙江秀水人,生卒年不详.赵魏《书学捷要·序》曰:“闲云以布衣而工书法,尝纂《书学捷要》一篇,殚思古法,发挥意旨,于孙过庭《书谱》尤精研确核,辨析徽茫,发前贤秘奥,为后学津梁." 书学捷要[节录] 书有六要: 一气质。人禀天地之气,有今古之殊,而淳漓因之;有贵贱之分,而厚薄定焉。 二天资。有生而能之,有学而不成,故笔资挺秀秾粹者 《书后品》 李嗣真 李嗣真,(?--六九六年)唐代书画家,字承胄。 一说赵州(今属河北)人,一说滑州匡城(今属河南)人。则天永昌中,官御史中丞、知大夫事,被酷吏来俊臣所陷。《书后品》一卷,《新旧唐志》、《崇文总目·小学类》、《书录解题·杂艺类》、《通志略》等均作《书后品》,而《说郛》本作《后书品》,误倒一字。李嗣真因庾肩吾《书品》,更分十等,各为评赞,此书所载八十一人,各有叙录,条理姝然,今本乃有八十二人 《书筏》 笪重光 笪重光(1623年--1692年),清书画家。字在辛,号江上外史,亦称郁冈扫叶道人。江苏句容人,一说丹徒人。顺治进士,官御史,巡按江南,与明珠忤,罢归。工书画,诗亦清刚隽永,如其人。著有《画筌》、《书筏》。《书筏》一卷,原题清笪重光撰。张氏辑《昭代丛书》本后,有杨夏吉跋,云梦楼所临法帖,卷首标笪江上先生论书,未言其为《书筏》,且云其全与阙不可知,其为《书筏》原本与否,亦不可知。编中所言书法 《书品[节录]》 庾肩吾 庾肩吾(487- 551),字子慎,一作慎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人。世居江陵。初为晋安王国常侍,同刘孝威、徐攡诸人号称“高斋学士”。历仕太子中庶子、进度支尚书、江州剌史等职,封武康县侯。工诗,其诗雕琢辞采,讲究声律。胡 应麟称其诗“风神秀相,洞合唐规”。《书品》为其重要的书法论著,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隶书家共128人,按品位分高、中、低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三级 《续书断》 朱长文 朱长文(1039年——1098年),宋代书法家。字伯原,自号灊溪隐夫。吴县(今属江苏)人。未冠举进士,著书不仕,名动京师。元祐中召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元符初卒。《六经》皆有辩说,又著《吴郡图经续记》、《琴台志》、《乐圃余稿》和《墨池编》等书。《续书断》一文选自《墨池编》第九、第十卷,《墨池编》一书是朱长文选辑的历代书法论文汇编,而其中《续书断》一篇是他自己的著作,继唐张怀瓘《书断》之后 《论法书》 董其昌 欲观古法书,当澄心定虑,勿以粗心浮气乘之。先观用笔结体,精神照应;次观人为天巧,真率作作,真伪已得其六七矣;次考古今跋尾,相传来历;次辨收藏印识,纸色绢素,而真伪无能逃吾鉴矣。或得其结构,而不得其锋芒者,摹本也。得其笔意,而不得其位置者,临本也。笔势不联属,字形如算子者,集书也。或双钩形迹犹存,或无精采神气,此又不难辨者也。古人用墨,无论燥润肥瘦,俱透入纸素,后人伪作,墨浮而易辨 《清人原著——书法秘诀》 清人原著——书法秘诀(上)凡欲学书之人,工夫分作三段,初要专一,次要广大,三要脱化,每段三五年火候方足。初取古人之大家,一人以为宗主。门庭一立,脚根牢把,朝夕沉酣其中,务使笔笔相似,使人望之便知是此种法嫡,纵有谏我、谤我,我不为之稍动,常有一笔一画数十日不能合辙者,此际如触墙壁,全无入路。他人到此,每每退步、灰心。我于此心愈坚,志愈猛,功愈勤,一往直前,久之则有少分相应,初段之难如此 《艺概[节录]》 刘熙载 孙过庭《书谱》云:“篆尚婉而遇。"余谓此须婉而愈劲,遇而愈节,乃可。不然,恐涉于描字也。 篆书要如龙腾凤翥,观昌黎歌《石鼓》可知。或但取整齐而无变化,则椠人②优为之矣。篆之所尚,莫过于筋,然筋患其弛,亦患其急。欲去两病,赲\笔自有诀也。书之有隶,生于篆,如音之有征,生于宫③。故篆取力¤气长,隶取势险节短,盖运笔与奋笔之辨也。隶形与篆相反,隶意却要与篆相用,以峭激蕴纡余,以倔强寓款婉,斯征品量 《作字示儿孙》 傅山 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诚悬有至论,笔力不专主。一臂加五指,干卦六爻睹。谁为用九者,心与孥是取。永兴逆羲文,不易柳公语。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贫道二十岁左右,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偶得赵子昂、董香光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不数过而遂欲乱真。此无他,即如人学正人君子,只觉觚凌难近,降而与匪人游,神情不觉其日亲日密 上一页 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