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楚辞》以屈原作品为主,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离骚》是其代表作。
先秦诸子散文中,儒家代表为《论语》《孟子》,道家代表为《老子》《庄子》。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作。
《战国策》记载战国时期策士言论,具有鲜明的纵横家色彩。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汉代乐府诗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史记》由司马迁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建安文学的代表”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其中曹植的《洛神赋》最为著名。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世说新语》由刘义庆编撰,记载魏晋名士的轶事,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唐宋文学精华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滕王阁序》最为著名。
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二人合称”李杜”。
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
宋代词人中,苏轼开创豪放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
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元明清文学常识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的《窦娥冤》最为著名。
明代四大奇书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借鬼狐故事反映社会现实。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
曹雪芹的《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文言文常见文体
“记”是记叙文体,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说”是议论文体,如《师说》《马说》。
“序”分书序和赠序,如《兰亭集序》《送东阳马生序》。
“表”是臣子给皇帝的奏章,如《出师表》《陈情表》。
“赋”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如《阿房宫赋》《赤壁赋》。
重要作家作品解析
屈原开创了”楚辞”体,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
孟子主张”性善论”,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孟子》七篇为其代表作。
庄子文章想象奇特,善用寓言,《逍遥游》《秋水》是其名篇。
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教化,《劝学》是其代表作。
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五蠹》《说难》是其重要篇章。
文言文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如”君子之交淡若水”。
对偶: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排比: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夸张: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用典:引用历史故事或前人言语增强说服力。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之”作代词、助词或动词(到…去)。
“其”可作代词(他/它/那)或语气词。
“而”表并列、转折、承接等关系。
“以”可作介词(用、因为)、连词或动词(认为)。
“于”作介词,相当于”在”“对”“比”等。
文言文常见句式
判断句:常用”…者…也”结构。
被动句:常用”为…所…“结构。
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省略句:常省略主语、介词等成分。
固定句式:如”不亦…乎”“得无…乎”等。
文学流派与思潮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派代表:高适、岑参、王昌龄。
江西诗派:宋代以黄庭坚为代表的诗歌流派。
公安派:明代反对复古的文学流派,主张”独抒性灵”。
桐城派: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方苞、姚鼐。
文学理论常识
《文心雕龙》是刘勰所著的文学理论著作。
《诗品》是钟嵘所著的诗歌评论专著。
严羽《沧浪诗话》提出”妙悟”说。
王国维《人间词话》提出”境界”说。
文学批评方法: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
文化常识补充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天干地支: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用于纪年。
科举制度:从隋唐到清末的考试选拔制度,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名句名篇精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文学典故溯源
青出于蓝:出自《荀子·劝学》。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文阅读技巧
重视上下文语境理解词义。
注意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
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多种用法。
熟悉文言特殊句式特点。
积累常见文化常识和典故。
文学风格比较
李白诗风豪放飘逸,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苏轼词豪放旷达,柳永词婉约缠绵。
韩愈文风雄健,柳宗元文风峻洁。
《史记》叙事生动,《汉书》严谨详实。
《红楼梦》写实细腻,《西游记》想象奇幻。
文学发展脉络
先秦:诗歌、散文奠基期。
两汉:赋体文学、史传文学兴盛。
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骈文发展。
唐代:诗歌鼎盛,古文复兴。
宋代:词体繁荣,散文平易。
元明清:戏曲小说成为主流。
文学与社会
建安文学反映社会动荡。
盛唐诗歌体现国力强盛。
南宋词作多含家国之痛。
明清小说反映市民生活。
文学价值认知
认识文言文的语言艺术价值。
理解古典文学的思想内涵。
欣赏古代作品的审美特质。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培养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
学习建议
熟读背诵经典名篇。
系统梳理文学常识。
比较分析不同作品。
联系历史背景理解。
学以致用,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