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的诗集中,有许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的佳作。其中,《望岳》这首诗更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心中那份超然物外的境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味这首传世之作,并附上现代文翻译,以期更深入地理解杜甫的诗意世界。
让我们欣赏《望岳》原文: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现代文翻译:
《望岳》
泰山啊,你是如此的壮丽!齐鲁之地的青山连绵不绝。
天地之间充满了神秘而美丽的景色,日月交替,划分着夜晚和黎明。
胸怀宽广,仿佛生出层层云雾;目光所及之处,连飞鸟也似乎回到了巢中。
总有一天,我会登上那最高的顶峰,俯视周围的群山,它们都显得那么渺小。
这首诗通过“岱宗夫如何?”一句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对泰山的赞美与向往。接着,诗人用“齐鲁青未了”形容泰山之广阔无垠,表达了对大自然无限的敬仰之情。随后,“造化钟神秀”一句,则是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以及自然界日夜更替的规律。“荡胸生曾云”,形容心胸开阔如同云层翻滚;“决眦入归鸟”,则描绘了诗人远眺时,目光如刀般锋利,能洞察一切,甚至能看到飞鸟归巢的景象。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攀登高峰的决心,也寓意着超越世俗,俯瞰众生的崇高理想。
通过对《望岳》的原文和译文的对照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望岳》不仅是一首描写泰山壮丽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