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以其豪迈奔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著称。以下是韩愈最著名的十首诗及其原文和翻译:
1.《师说》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
古代的学者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这些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的疑惑就会一直存在。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们听到的道理自然比我早,我跟随他们学习;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们听到的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随他们学习。我跟随的是道理,哪里会在意他们的年龄是先于我还是晚于我呢?因此,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无论是年长还是年幼,只要有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有老师存在。
2.《马说》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翻译: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虽然常见,但伯乐却难得一见。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匹,也只能被奴役在奴隶手中,最终死在马槽和马棚之间,无法以千里的速度驰骋。
3.《进学解》
原文: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堂下,诲之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翻译:
国子先生早上进入太学,召集学生们站在讲堂下,教诲他们说:“学问精深在于勤奋,荒废在于嬉戏;品行成就在于思考,败坏在于盲从。”
4.《原道》
原文: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翻译:
广博的爱叫做仁,行为适宜叫做义,由此而行叫做道,自身满足而不需要依赖外界叫做德。仁和义是固定的名称,道和德是不确定的位置。
5.《原毁》
原文: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翻译:
古代的君子,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且全面,对别人的要求宽松且简约。严格且全面,所以他们不会懈怠;宽松且简约,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
6.《获麟解》
原文:
麟之为灵,昭也。咏其形容,谓之麟。麟之信,可覆疏虞。是以君子贵乎麟而贱乎豺狼。
翻译:
麒麟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是显而易见的。描述它的形态,就称之为麒麟。麒麟的信任可以覆盖稀疏的篱笆和虞地。因此,君子看重麒麟而轻视豺狼。
7.《送孟东野序》
原文: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今其人则多溺于宴安鸩毒而不能自拔。呜呼!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翻译:
燕赵一带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感慨悲伤的歌曲和歌手,现在这些人却沉迷于安逸享乐之中无法自拔。唉!我没有见过像喜欢美色一样喜欢美德的人啊!
8.《送董邵南序》
原文: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今其人则多溺于宴安鸩毒而不能自拔。呜呼!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翻译:
燕赵一带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慷慨激昂的歌曲和歌手,现在这些人却沉迷于安逸享乐之中无法自拔。唉!我没有见过像喜欢美色一样喜欢美德的人啊!
9.《祭十二郎文》
原文:
呜呼!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翻译:
唉!时运不好,命运多灾多难。冯唐容易变老,李广难以被封侯。把贾谊贬到长沙去,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鸿逃到海边去隐居,难道是因为缺少明智的时代吗?
1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原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翻译:
京城街道上细雨纷纷滋润万物如同奶油一般细腻柔软初春时节远远望去草木一片嫩绿近看却似乎又什么都没有这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远远超过了烟雨朦胧中的皇宫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