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成诗的典故》

2025-08-02 23:00 浏览次数 14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曹植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同时也是曹操的儿子。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尤其深厚,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经典之作。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便是“七步成诗”的故事。这一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该书是南朝刘义庆编纂的一部笔记小说集,记载了自汉至晋间士人的言行轶事。

故事发生在魏文帝黄初年间,曹植因涉嫌谋反被其兄魏文帝曹丕囚禁起来。曹丕想要除掉这个才华横溢的弟弟,但又不想直接背负杀弟的恶名,于是他便想出了一个计谋。他对曹植说:“你若真有才华,就在这宫殿的大殿上,走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如若作不出来,便以欺君之罪论处。”面对这样的挑战,曹植毫不畏惧,他沉着地走了七步,随即吟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用浅显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兄弟之间不应内斗,而应和睦相处的道理,同时也巧妙地讽刺了当时的政治环境。曹植凭借他的智慧和才华,不仅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更留下了一个令人钦佩的传说。

“七步成诗”的故事不仅是对曹植文才的一次展示,更是对他高尚情操和卓越智慧的一种体现。这个故事在后世被广为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经典符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知识和真理。而《世说新语》作为记录这一典故的书籍,也因此更加珍贵,成为了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