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合锦回文传》 笠翁先生 十六卷,不分回目,有清代刊本。书署“笠翁先生原本”、“铁华山人重辑”。近代有人考证,笠翁先生即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至于铁华山人的真实姓名与生平事迹皆无可考。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号笠翁,别署觉世稗官、湖上笠翁等,浙江兰溪人,生在江苏如皋,中年流寓各地,晚年终老杭州。他一生著述甚丰,尤以戏曲、小说创作著称,有《无声戏》、《十二楼》等作品传世。本书虽是一部才子佳人小说 《禅真后史》 清溪道人 《禅真后史》较早的刻本有明崇祯年间峥霄馆刊本、钱塘金衙梓行本。清初又有覆明刻本,后又有同治年间重刻等多种版本。其中有60回本,有53回本,有目录为53回而正文为60回本。53回本是删略原60回本中第49回至55回而成者。此本是以明刊60回本为依据,参考北京图书馆藏本。删节涉及僧尼淫邪丑行的情节。小说接《禅真逸史》,写云薛举在卢溪州托生为瞿琰,被林澹然转世而成的老僧上门化缘后带走 《聊斋志异》 蒲松龄 《聊斋志异》是中国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浦松龄(1640-1715)。 浦松龄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从小就势衷科举,但一生不得志,生少贫困,靠设馆教书养家糊口。穷悉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封建仕途的黑暗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并与下层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这种丰富的阅历和进步的思想,为他创作《聊斋志异》找下了深厚的基础。 《聊斋志异》共有作品491篇,大部分是故事完整 《仙侠五花剑》 海上剑痴 此 书 有 记 狎 鸥 子 序。 从〈序〉中, 可 知 剑 痴 系 上 海 人, 此 书 当 完 成 于 光 绪 辛 丑 (1901) 年。 光 绪 辛 丑 年 八 月 仿 聚 珍 版 小 型 本, 原 周 贻 白 藏。 据 本 书 出 版 说 明 知 原 书 系 由 笑 林 报 馆 校 印。 题 作《 绣 像 仙 侠 五 花 剑》, 有 序, 绣 像 18 幅。 此 本 据 以 整 理 排 印 《隋代宫闱史》 张恂子 暂缺简介。 《三侠五义》 石玉昆 《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长篇侠义公案小说。清代无名氏根据说书艺人石玉昆说唱的《龙图公案》及其笔录本《龙图耳录》编写而成,全书120回。清人俞樾(1821-1907)加以增删修订,改写成《七侠五义》。小说叙写宋朝包拯在侠客、义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除暴安良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曲折地体现了人民的愿望。其中包公平冤狱、“铡宠昱”、“除藩王”等情节 《双凤奇缘》 雪樵主人 叙述王昭君姐妹和番、破番的故事。情节多取材自马致远《汉宫秋》,与史实无涉。 《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 朱鼎臣 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又名《观音得道》、《大香山》、《观音出身南游记》、《南海观音全传》、《观音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身香山修行》)版本:明焕文堂刊本。四卷二十五回。作者:题“南州西大午辰走人订着”,“羊城冲怀朱鼎臣编辑”。朱鼎臣,明万历间人,着有《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内容:前半部叙述观音坚心修道,矢志不移的故事;后半部叙述观音及善才、龙女收伏青狮白象的故事。文字简略粗疏,但在民间颇有影响 《济公全传》 济公活佛故事,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但是小说原本文字粗糙,故事重复,叙述拖沓,史地差错俯拾皆是,还有许多宣传因果报应的封建糟粕,可以说是清末说部中水平最低的一部小说。现经通俗小说家吴越进行彻底的改写,润饰文字,删除冗章,修正错误,去除糟粕,突出除暴安良这一积极主题,成为一部文字规范、内容健康、故事有趣、老幼皆宜的新版通俗小说。南宋高宗年间,浙江天台县李茂春的妻子王氏生一个儿子,本是紫金罗汉转世 《小五义》 《小五义》是,全称《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作为侠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深受民众的喜爱,流传极为广泛。据清代文光楼主人《小五义序》说,《三侠五义》及其续书都是“石玉昆原稿”。石玉昆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说唱艺人。一般认为,文光楼主人的说法难以成立,不足征信。从作品的具体内容看,《小五义》与《三侠五义》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小五义》说唱的痕迹更为明显,而文字上的粗率也更突出 《观音菩萨传奇》 曼陀罗室主人 观音菩萨传奇版本:四十回。作者:不题撰人。据明朝朱鼎臣《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清末曼陀罗室主人《观音菩萨传奇》等书改编而成。内容:叙述观音身世、刻苦修行与济世救人的故事 《山海经》 《山海经》自古号称奇书,自战国至汉初成书至今,公认是一部奇书。书中所记神灵四百五十多个,个个奇形怪状,神通广大。记载了约四十多个方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个历史人物,它是现存的保存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堪称中国上古神话的宝库。全书十八卷,分《山经》、《海经》两大类,约三万一千字。内容涉及很广的范围,包含了地理、历史、植物、动物、矿物、医药、鬼神、祭祀、氏族部落诸方面的内容 《续小五义》 《小五义》、《续小五义》与《三仪五义》总称《忠烈侠义传》,是中国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续小五义》故事情节上接《三侠五义》(又名《七侠五义》和《小五义》,接叙众英雄大破铜网阵,襄阳王潜逃,诸侠仍在江湖间诛锄盗贼,打太岁坊,破桃花寨,盗鱼肠剑,擒白菊花……最后拿获襄阳王,皇帝论功,众侠义皆受封赏,于是全书结束。在艺术成就上,《续小五义》和《小五义》一样,比《三侠五义》要略为逊色一些 《韩湘子全传》 杨尔曾 韩湘子全传(又名《韩湘子十二度韩昌黎全传》、《韩昌黎全传》、《韩湘子得道》、《韩湘子》)卷 首 有 序, 署“ 天 启 癸 亥 季 夏 朔 日 烟 霞 外 史 题 于 泰 和 堂”。 第 一 回 题“ 新 镌 批 评 出 相 韩 湘 子”, 署“ 钱 塘 雉 衡 山 人 编 次,雉衡山人,即杨尔曾。 武 林 泰 和 仙 客 评 阅”。 每 回 之 末 均 有 评 语 一 段, 评 者 为“ 武 《牛郎织女传》 朱名世 【牛郎】 神话人物,由牵牛星座衍化而成。《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说牵牛与织女是对夫妻,却因河汉的阻隔,“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荆楚岁时记》说民间传说牛郎与织女每年七月七夕相会一次。《续齐谐记》有:“七月七日,织女渡银河,诸仙悉还宫”,“织女暂诣牵牛”。汉时,已有七夕相会,喜鹊搭桥之说。宋元南戏有《渡天河织女会牛郎》,明代有朱名世《牛郎织女传》小说四卷 上一页 6/2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