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熊大木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武穆王演义》、《大宋中兴岳王传》、《武穆精忠传》、《宋精忠传》、《岳武穆王精忠传》、《岳鄂武穆王精忠传》、《精忠传》)版本:明代小说。七十五回。作者:题熊大木撰。内容:写岳飞出身,立志精忠报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骁勇无比,卒被秦桧陷害,死后显灵,秦桧冥司遭报、以告慰岳飞忠魂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善良的愿望。此书结构完整,编年记事详实 《张文祥刺马案》 平江不肖生 太平天国失败后,人们传言曾国藩有野心,其实他的部下早就怂恿他谋取帝位。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清廷不得不依重湘军,但是,如今太平军被“荡平”了,她能允许曾国藩在江南坐大吗东南卧着一只虎,她睡觉也不安心。于是她把曾国藩调离江宁,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迅速裁撤湘军。 江宁是湘军攻下来的,两江一直被湘军视为私地,他们在那里经营了数年,岂能轻易让给马新贻。马新贻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军队,了然一身来到江宁 《花月痕》 魏秀仁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妓女为主要人物的长篇小说,书中描写韦痴珠、刘秋痕和韩荷生、杜采秋这两对才子与妓女的故事,叙述他们空达升沉的不同遭遇。韦、韩角逐官场,流连妓院。韦风流文采,名倾一时,而怀才不遇,终身潦倒;秋痕也因不得嫁韦,以身殉情。韩则飞黄腾达,累迁官至封侯;采秋终于归韩,亦得一品夫人封号。全书布局巧妙,行文缠绵,文笔细腻、哀艳姜婉。其中刘秋痕,虽堕娼门,但不甘沉沦,以死殉情 《燕丹子》 孙星衍 校辑 燕丹子卷上 燕太子丹质於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丹仰天叹,乌即白头,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为机发之桥,欲陷丹。丹过之,桥为不发。夜到关,关门未开。丹为鸡鸣,眾鸡皆鸣,遂得逃归。深怨於秦,求欲復之。奉养勇士,无所不至。丹与其傅麴武书,曰:「丹不肖,生於僻陋之国,长於不毛之地,未尝得睹君子雅训、达人之道也。然鄙意欲有所陈,幸傅垂览之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朱星祚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全称《新刻全像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作者生平事迹不详。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孙楷第认为,作者似乎是江西临川县人。《罗汉传》为万历年间杨氏清白堂刊本,六卷廿三则,中缺第廿名罗汉。明代原刊本仅存於日本內阁文库,孙楷第30年代访书日本,首先著录该书,见《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及《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今该书原本已微卷复制影印,199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標点重排本亦同年刊行 《聊斋志异》 蒲松龄 《聊斋志异》是中国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浦松龄(1640-1715)。 浦松龄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从小就势衷科举,但一生不得志,生少贫困,靠设馆教书养家糊口。穷悉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封建仕途的黑暗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并与下层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这种丰富的阅历和进步的思想,为他创作《聊斋志异》找下了深厚的基础。 《聊斋志异》共有作品491篇,大部分是故事完整 《仙侠五花剑》 海上剑痴 此 书 有 记 狎 鸥 子 序。 从〈序〉中, 可 知 剑 痴 系 上 海 人, 此 书 当 完 成 于 光 绪 辛 丑 (1901) 年。 光 绪 辛 丑 年 八 月 仿 聚 珍 版 小 型 本, 原 周 贻 白 藏。 据 本 书 出 版 说 明 知 原 书 系 由 笑 林 报 馆 校 印。 题 作《 绣 像 仙 侠 五 花 剑》, 有 序, 绣 像 18 幅。 此 本 据 以 整 理 排 印 《儿女英雄传》 文康 本书描写不谙世事的贵族青年公子安骥携巨款前往解救因刚直不阿而身陷囹圄的父亲安学海,途遇凶僧,命在顷刻,为侠女十三妹所救。安学海断定十三妹即落难好友之女何玉凤,费尽心力,佑护不惜殉身以报父仇的十三妹,使其与子安骥匹配,从而结束亡命飘泊的生涯。小说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情节丰富曲折,起伏跌荡,环环相扣,悬念极强,铺垫、伏笔极妙;人物性格鲜活跳脱,极有光彩;结构严谨缜密,完整系统;语言清新流畅,幽默通俗 《牛郎织女传》 朱名世 【牛郎】 神话人物,由牵牛星座衍化而成。《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说牵牛与织女是对夫妻,却因河汉的阻隔,“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荆楚岁时记》说民间传说牛郎与织女每年七月七夕相会一次。《续齐谐记》有:“七月七日,织女渡银河,诸仙悉还宫”,“织女暂诣牵牛”。汉时,已有七夕相会,喜鹊搭桥之说。宋元南戏有《渡天河织女会牛郎》,明代有朱名世《牛郎织女传》小说四卷 《续小五义》 《小五义》、《续小五义》与《三仪五义》总称《忠烈侠义传》,是中国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续小五义》故事情节上接《三侠五义》(又名《七侠五义》和《小五义》,接叙众英雄大破铜网阵,襄阳王潜逃,诸侠仍在江湖间诛锄盗贼,打太岁坊,破桃花寨,盗鱼肠剑,擒白菊花……最后拿获襄阳王,皇帝论功,众侠义皆受封赏,于是全书结束。在艺术成就上,《续小五义》和《小五义》一样,比《三侠五义》要略为逊色一些 《次柳氏旧闻》 李德裕 李德裕简介:李德裕(787 —850),字文饶,真定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幼有壮志,苦心力学,尤精《汉书》、《左氏春秋》。穆宗即位之处,禁中书诏典册,多出其手。历任翰林学士、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左仆射、并在唐代文宗大和七年(838年)和武宗开成五年(840年)两度为相。主政期间,重视边防,力主削弱藩镇,巩固中央集权,使晚唐内忧外患的局面得到暂时的安定。公元844年 《连城璧外编》 李渔 连城璧:又名《无声允》与《十二楼》,同为清代文学大家李渔所撰。全集12集外编6卷。全集演一个故事,外编另演一故事。整体上有主要描写市井人情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重在劝善惩恶,有较强的市民情感人倾向。语言、情节和人物都有声有色,在描写男女爱情上尤为细微宛转,颇具传奇神采,值得一读 《禅真逸史》 清溪道人 《禅真逸史》,全称《新镌批评出像通俗奇侠禅真逸史》,八卷四十回。明末方汝浩编著。据该书刊行人夏履先书前所撰《凡例》,知道早在元代就存有一个“意晦词古,不入里耳”的内府旧本,今本乃是在原作基础上,“刊落陈诠,独标新异”,并使之“描写精工,形容婉切”,面铺演成四十回的规模。所以,它是明代旧小说加工风气下的一个改编增补本。旧本作者已不能详考,改编者方汝浩亦鲜为人知,现仅知道,他号清溪道人,也称清心道人 《水浒传》 施耐庵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水浒传的故事早就在民间传诵。南宋时,王的《东都事略》等,书已有零星记载。宋末遗民龚圣与作有《宋江三十六赞》;无名氏的《大宋宣和遗事》记述了宋江等人的事迹。元代有25种水浒题材的剧目,水浒故事传到元末大致形成了今本《水浒》的规模。 《水浒》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施耐庵1296—1370之间,名耳,祖籍苏州。明初著名小说家 《鬼神传》 不题撰人 《鬼神传》又 名《 鬼 神 传 终 须 报》、《 阴 阳 显 报 鬼 神 全 传》》、《鬼神传终须报》。清代小说。 此 书 无 序 跋, 实 系 一 短 篇 小 说 集。《 阴 阳 显 报 水 鬼 升 城 隍 全 传》,作者不题撰人。 丹柱堂刊本。四卷十八回。。 此 书 尚 有 咸 丰 九 年 (1859) 富 经 堂 刊 本, 藏 伦 敦 大 英 图 书 馆。 孙 楷 第《中 国 通 俗 小 上一页 6/2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