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评 《诗人玉屑》 魏庆之 魏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南宋建安(今属福建)人。他一生与当时文人骚客广泛交往,无意仕途。所著《诗人玉屑》二十一卷。 《诗人玉屑》以辑录体的形式,收录选辑了两宋诸家论诗的短札谈片,其中又以南宋为主。一至十一卷论诗歌艺术、体裁、格律及艺术手法;十二卷之后评论两汉之后的作家作品。魏庆之对诗话一体评价很高,他认为“诗之有评,犹医之有方也。评不精,何益于诗?方不灵,何益于医?然惟善医者能审其方之灵 《词论》 李清照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 《白石道人诗说》 姜夔 大凡诗,自有气象、体面、血脉、韵度。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欲其宏大,其失也狂;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韵度欲其飘逸,其失也轻。 作大篇,尤当布置:首尾匀停,腰腹肥满。多见人前面有余,后面不足;前面极工,后面草草。不可不知也。 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为? 雕刻伤气,敷衍露骨。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过;拙而无委曲,是不敷衍之过。 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 《紫微诗话》 吕本中 晁伯禹载之,学问精确,少见其比,尝作《昭灵夫人祠诗》云:“杀翁分我一杯羹,龙种由来事杳冥。安用生儿作刘季?暮年无骨葬昭灵。” 晁知道咏之《西池唱和诗》有“旌旗太一三山外,车马长杨、五柞中。柳外雕鞍公子醉,水边纨扇丽人行。”殆绝唱也。 高秀实茂华,人物高远,有出尘之姿,其为文称是。尝和余《高邮道中诗》,有“中途留眼占星聚,一宿披颜觉雾收”之句,便觉余诗急迫,少从容闲暇处。 汪信民革 《诚斋诗话》 杨万里 句有偶似古人者,亦有述之者。杜子美《武侯庙》诗云:“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何逊《行孙氏陵》云“山莺空树响,垅月自秋晖”也。杜云:“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此庾信“白云岩际出,清月波中上”也,“出”“上”二字胜矣。阴铿云: “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杜云:“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又云:“水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此一联胜。庾信云:“永韬三尺剑,长卷一戎衣。”杜云 《后山诗话》 陈师 王师围金陵,唐使徐铉来朝,铉伐其能,欲以口舌解围,谓太祖不文,盛称其主博学多艺,有圣人之能。使诵其诗。曰,“秋月”之篇,天下传诵之,其句云云。太祖大笑曰:“寒士语尔,我不道也!”铉内不服,谓大言无实,可穷也。遂以请。殿上惊惧相目。太祖曰:“吾微时自秦中归,道华山下,醉卧田间,觉而月出,有句曰:「未离海底千山黑,纔到天中万国明。」”铉大惊,殿上称寿。 孟嘉落帽,前世以为胜绝。杜子美《九日诗》云 《彦周诗话》 许顗 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圣德,录异事,正讹误也。若含讥讽,着过恶,诮纰缪,皆所不取。仆少孤苦而嗜书,家有魏、晋文章及唐诗人集,仅三百家。又数得奉教,闻前辈长者之余论。今书籍散落,旧学废忘,其能记忆者,因笔识之,不忍弃也。嗟乎,仆岂足言哉!人之于诗,嗜好去取,未始同也,强人使同己则不可,以己所见以俟后之人,乌乎而不可哉! 诗壮语易,苦语难,深思自知,不可以口舌辩。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诗法家数》 杨载 夫诗之为法也,有其说焉。赋、比、兴者,皆诗制作之法也。然有赋起,有比起,有兴起,有主意在上一句,下则贴承一句,而后方发出其意者;有双起两句,而分作两股以发其意者;有一意作出者;有前六句俱若散缓,而收拾在后两句者。诗之为体有六:曰雄浑,曰悲壮,曰平淡,曰苍古,曰沉着痛快,曰优游不迫。诗之忌有四:曰俗意,曰俗字,曰俗语,曰俗韵。诗之戒有十:曰不可硬碍人口,曰陈烂不新,曰差错不贯串,曰直置不宛转 《浩然斋词话》 周密 乐天有感石上旧字诗云:“太湖石上镌三字,十五年前陈结之。”盖其妾桃叶也。自昔未有以家妓字镌石者。刘过改之尝游富沙,与友人吴仲平饮于吴所欢吴盻儿家,尝赋词赠之。所谓“云一窝。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蛾”,盻遂属意改之。吴愤甚,挟刃刺之,误伤其妓,遂悉系有司。时吴居父为帅,改之以启上之云:‘韩擒虎在门,顾丽华而难恋,陶朱公有意,与西子以偕来。’居父遂释之,然自是不复合矣 《时贤本事曲子集》 杨绘 杨元素《本事曲》,新会梁先生启超《记时贤本事曲子集》一文考之详矣。顾所辑佚文,仅欧阳《近体乐府》、《东坡词》中五事。余续于《苕溪渔隐丛话》、《敬斋古今黈》搜得四事,为梁氏所未见,合为一卷,以见此最古之词话。《渔隐丛话?后集》三十八载卢绛梦一白衣妇人歌《菩萨蛮》,《南唐近事》及《本事曲》所载皆同云云。检他书未见称引,知其散佚多矣。万里记。 时贤本事曲子集南唐李国主尝责其臣曰:“吹皱一池春水 《山房随笔》 蒋正子 辛稼轩帅浙东时,晦庵南轩任仓宪使。刘改之欲见辛,不纳。二公为之地,云:“某日公燕至后筵便坐,君可来。门者不纳,但喧争之,必可入。”既而,改之如所教,门外果喧哗。辛问故,门者以告,辛怒甚。二公因言改之豪杰也,善赋诗,可试纳之。改之至,长揖。公问:“能诗乎?”曰:“能。”时方进羊腰肾羹,辛命赋之。改之对:“寒甚,愿乞卮酒。”酒罢,乞韵。时饮酒手颤,余沥流于怀,因以“流”字为韵。即吟云 《乐府指迷》 沈义父 余自幼好吟诗。壬寅秋,始识静翁于泽滨。癸卯,识梦窗。暇日相与倡酬,率多填词,因讲论作词之法。然后知词之作难于诗。盖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思此,则知所以为难。子侄辈往往求其法于余,姑以得之所闻,条列下方。观于此,则思过半矣。 凡作词,当以清真为主。盖清真最为知音,且无一点市井气 《诗人主客图》 张为 叙曰:唐张为撰《诗人主客图》一卷,所谓主者,白居易孟云卿李益鲍溶孟郊武元衡,皆有标目。余有升堂、入室、及门之殊,皆所谓客也。宋人诗派之说实本於此。求之前代,亦如梁参军锺嵘分古今作者为三品,名曰《诗品》,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六十九人之例。然彼捃拾闳富,论者称其精当无遗,兹则落落仅此数人,於唐代诗人中未及十分之三四。即所引诸人之诗,亦非其集中之杰出者,或第就其耳目所及而次第之 《二老堂诗话》 周必大 陶渊明山海经诗江洲《陶靖节集》末载,宣和六年,临溪曾弦谓靖节〈读山海经诗〉,其一篇云:“形夭无千岁,猛志固常在。”疑上下文义不贯,遂按《山海经》有云:“刑天,兽名,口衔干戚而舞。”以此句为:“刑天舞干戚。”因笔画相近,五字皆讹。岑穰晁咏之抚掌称善。余谓纮说固善,然靖节此题十三篇,大概篇指一事。如前篇终始记夸父,则此篇恐专说精卫衔木填海,无千岁之寿,而猛志常在,化去不悔。若并指刑天,似不相续 《复雅歌词》 鲖阳居士 陈振孙云:“《复雅歌词》五十卷,题鲖阳居士序,不着姓名。末卷言宫词音律颇详,然多有调而无曲。”是直斋已不详此书为何时何人所着。明刻重校《北西厢记》引李邴《调笑令》,云出《复雅歌词?后集》。知其书又分前后集。观陈元靓《岁时广记》所引,知其体例与《本事曲子集》、《古今词话》及《本事词》、诗词纪事相类似,同可视为最古之词林记事。顾徐釚《词苑丛谈》、张宗橚《词林纪事》、冯金伯《词苑萃编》中,俱未引及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