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评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六十卷、《后集》四十卷,宋胡仔撰。仔字元任,绩溪人。舜陟之子,以荫授迪功郎、两浙转运司办公事,官至奉议郎,知常州晋陵县。后卜居湖州,自号“苕溪渔隐”。其书继阮阅《诗话总龟》而作。前有自序,称“阅所载者皆不录”。二书相辅而行,北宋以前之诗话大抵略备矣。然阅书多录杂事,颇近小说。此则论文考义者居多,去取较为谨严。阅书分类编辑,多立门目。此则惟以作者时代为先后,能成家者列其名 《唐子西文录》 强幼安 《唐子西文录记》宣和元年,行父自钱塘罢官如京师,眉山唐先生同寓于城东景德僧舍,与同郡关注子东日从之游,实闻所未闻,退而记其论文之语,得数纸以归。自己亥九月十三日尽明年正月六日而别。先生北归还朝,得请宫祠归泸南,道卒于凤翔,年五十一。自己亥距今绍兴八年戊午,二十年矣,旧所记,更兵火无复存者。子东书来,属余追录,且欲得仆自书,云:“将置之隅坐,如见师友。”衰病废忘,十不省五六,乃为书所记,得三十五条 《诗学禁脔》 范德机 颂中有讽格美中有刺格先问后答格感今怀古格一句造意格两句立意格物外寄意格雅意咏物格一字贯篇格起联应照格一意格雄伟不常格想象高唐格抚景寓叹格专叙己情格颂中有讽格《中秋禁直》星斗疏明禁漏残,紫泥封后独凭阑。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阙寒。天衬楼台归苑外,风吹歌管下云端。长卿只解《长门赋》,未识君臣济会难。 第一联上句言宫中之景,下句自叙玉堂夜直作诏,此时方毕。第二联言宫中之景,以应第二句 《时贤本事曲子集》 杨绘 杨元素《本事曲》,新会梁先生启超《记时贤本事曲子集》一文考之详矣。顾所辑佚文,仅欧阳《近体乐府》、《东坡词》中五事。余续于《苕溪渔隐丛话》、《敬斋古今黈》搜得四事,为梁氏所未见,合为一卷,以见此最古之词话。《渔隐丛话?后集》三十八载卢绛梦一白衣妇人歌《菩萨蛮》,《南唐近事》及《本事曲》所载皆同云云。检他书未见称引,知其散佚多矣。万里记。 时贤本事曲子集南唐李国主尝责其臣曰:“吹皱一池春水 《紫微诗话》 吕本中 晁伯禹载之,学问精确,少见其比,尝作《昭灵夫人祠诗》云:“杀翁分我一杯羹,龙种由来事杳冥。安用生儿作刘季?暮年无骨葬昭灵。” 晁知道咏之《西池唱和诗》有“旌旗太一三山外,车马长杨、五柞中。柳外雕鞍公子醉,水边纨扇丽人行。”殆绝唱也。 高秀实茂华,人物高远,有出尘之姿,其为文称是。尝和余《高邮道中诗》,有“中途留眼占星聚,一宿披颜觉雾收”之句,便觉余诗急迫,少从容闲暇处。 汪信民革 《诚斋诗话》 杨万里 句有偶似古人者,亦有述之者。杜子美《武侯庙》诗云:“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何逊《行孙氏陵》云“山莺空树响,垅月自秋晖”也。杜云:“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此庾信“白云岩际出,清月波中上”也,“出”“上”二字胜矣。阴铿云: “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杜云:“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又云:“水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此一联胜。庾信云:“永韬三尺剑,长卷一戎衣。”杜云 《彦周诗话》 许顗 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纪圣德,录异事,正讹误也。若含讥讽,着过恶,诮纰缪,皆所不取。仆少孤苦而嗜书,家有魏、晋文章及唐诗人集,仅三百家。又数得奉教,闻前辈长者之余论。今书籍散落,旧学废忘,其能记忆者,因笔识之,不忍弃也。嗟乎,仆岂足言哉!人之于诗,嗜好去取,未始同也,强人使同己则不可,以己所见以俟后之人,乌乎而不可哉! 诗壮语易,苦语难,深思自知,不可以口舌辩。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浩然斋词话》 周密 乐天有感石上旧字诗云:“太湖石上镌三字,十五年前陈结之。”盖其妾桃叶也。自昔未有以家妓字镌石者。刘过改之尝游富沙,与友人吴仲平饮于吴所欢吴盻儿家,尝赋词赠之。所谓“云一窝。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蛾”,盻遂属意改之。吴愤甚,挟刃刺之,误伤其妓,遂悉系有司。时吴居父为帅,改之以启上之云:‘韩擒虎在门,顾丽华而难恋,陶朱公有意,与西子以偕来。’居父遂释之,然自是不复合矣 《诗人主客图》 张为 叙曰:唐张为撰《诗人主客图》一卷,所谓主者,白居易孟云卿李益鲍溶孟郊武元衡,皆有标目。余有升堂、入室、及门之殊,皆所谓客也。宋人诗派之说实本於此。求之前代,亦如梁参军锺嵘分古今作者为三品,名曰《诗品》,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六十九人之例。然彼捃拾闳富,论者称其精当无遗,兹则落落仅此数人,於唐代诗人中未及十分之三四。即所引诸人之诗,亦非其集中之杰出者,或第就其耳目所及而次第之 《国雅品》 顾起纶 夫韩婴作传,聿兴触感之情;匡鼎说《诗》,颇适解颐之趣。彼荆筑悲歌,而燕丹变色;嵇琴雅春天,惟向秀擅聆。岂同声起予,合志发愤邪?余作《国雅》既成,复就选中若干名家,逆自洪初,以迄嘉末,怜高哲之既往,嘉英篇之绝倒,辄一赏雀之。偶有所得,僭附鄙见,从世代编次,非敢谬诠甲乙。迨今名达乡范,固多阙文,特标品目,尚俟知方言,为之扬榷。盖采音吴札,会阝得无讥;藻品梁嵘,没者斯撰。例当窃比於是,名之曰《国雅品》 《升庵诗话》 杨慎 《升庵诗话》,自明以来无善本。有刻入升庵文集者,凡八卷;(自五十四卷至六十一卷。)有刻入升庵外集者,凡十二卷;(自六十七卷至七十八卷。)有入《丹铅总录》者,凡四卷;(自十八卷至二十一卷。)《函海》又载其十二卷及补遗三卷。此详彼略,此有彼无,前后异次,卷帙异数。其字句之讹,则各本皆然。鲁鱼亥豕,往往不能句读,殆皆仍其传写之误耳。明刻书夙以多讹闻,兹复益以传写之误,升庵嘉惠后学之心,后学其何以领悟邪 《中山诗话》 刘攽 太宗好文,每进士及第,赐闻喜宴,常作诗赐之,累朝以为故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赐诗尤多,然不必尽上所自作。景佑初,赐诗落句云:“寒儒逢景运,报德合如何?”论者谓质厚宏壮,真诏旨也。 刘子仪赠人诗云:“惠和官尚小,师达禄须干。”取柳下惠圣之和,师也达,而子张学干禄之事。或有除去官字示人曰:“此必番僧也,其名达禄须干。”闻者大笑。诗有诗病俗忌,当避之。此偶自谐和,无若轻薄子何,非笔力过也。 景佑中 《六一诗话》 欧阳修 李文正公进《永昌陵挽歌辞》云:“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当时群臣皆进,而公诗最为首出。所谓三降王者,广南刘鋹、西蜀孟昶及江南李后主是也。若五朝上帝则误矣。太祖建隆尽四年,明年初郊,改元干德。至六年再郊,改元开宝。开宝五年又郊,而不改元。九年已平江南,四月大雩,告谢于西京。盖执玉祀天者,实四也。李公当时人,必不缪,乃传者误云五耳。 仁宗朝,有数达官以诗知名,常慕“白乐天体” 《梅磵诗话》 韦居安 卷上 山谷云:“俞清老作景陶轩,名为未当。《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明也。高山则仰之,明行则行之耳。魏晋间所谓‘景庄’‘景俭’,从一人差谬,送相承谬。”余观叶靖逸《四朝闻见录》云:“真文忠公德秀字景元、楼定量献公钥尝从容扣之以字义,真公答以慕元德秀之为人,故曰‘景元’。楼公取《诗》注‘景行行止’处示之,则‘景’之义为‘明’,谓‘高山仰止’对‘明行行止’也,真遽易为希元 《续诗品》 袁枚 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祗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 陆士龙云:“虽随手之妙,良难以词谕。”要所能言者尽于是耳。 △崇意 虞舜教夔,曰“诗言志”。何今之人,多辞寡意?意似主人,辞如奴婢。主弱奴强,呼之不至。穿贯无绳,散钱委地。开千枝花,一本所系。 △精思 疾行善步,两不能全。暴长之物,其亡忽焉。文不加点,与到语耳。 孔明天才,思十反矣。惟思之精,届曲超迈。人居屋中,我来天外 上一页 2/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