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评 《国雅品》 顾起纶 夫韩婴作传,聿兴触感之情;匡鼎说《诗》,颇适解颐之趣。彼荆筑悲歌,而燕丹变色;嵇琴雅春天,惟向秀擅聆。岂同声起予,合志发愤邪?余作《国雅》既成,复就选中若干名家,逆自洪初,以迄嘉末,怜高哲之既往,嘉英篇之绝倒,辄一赏雀之。偶有所得,僭附鄙见,从世代编次,非敢谬诠甲乙。迨今名达乡范,固多阙文,特标品目,尚俟知方言,为之扬榷。盖采音吴札,会阝得无讥;藻品梁嵘,没者斯撰。例当窃比於是,名之曰《国雅品》 《木天禁语》 范德机 内篇诗之说尚矣。古今论着,类多言病而不处方,是以沉痼少有瘳日,雅道无复彰时。兹集开元、大历以来,诸公平昔在翰苑所论秘旨,述为一编,以俟后之君子,为好学有志者之告。所谓天地间之宝物,当为天地间惜之。切虑久而泯没,特笔之于楮,以与天地间乐育者共之。授非其人,适足招议,故又当慎之。得是说者,犹寐而寤,犹醉而醒。外则用之以观古人之作,万不漏一;内则用之以运自己之机,闻一悟十。若夫动天地,感鬼神,神而明之 《石林诗话》 叶梦得 卷上赵清献公以清德服一世,平生蓄雷氏琴一张,鹤与白龟各一,所向与之俱。始除帅成都,蜀风素侈,公单马就道,以琴、鹤、龟自随,蜀人安其政,治声藉甚。元丰间,既罢政事守越,复自越再移蜀,时公将老矣。过泗州渡淮,前已放鹤,至是复以龟投淮中。既入见,先帝问:“卿前以匹马入蜀,所携独琴、鹤,廉者固如是乎?”公顿首谢。故其诗有云“马寻旧路如归去,龟放长淮不再来”者,自纪其实也。 刘贡父天资滑稽,不能自禁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六十卷、《后集》四十卷,宋胡仔撰。仔字元任,绩溪人。舜陟之子,以荫授迪功郎、两浙转运司办公事,官至奉议郎,知常州晋陵县。后卜居湖州,自号“苕溪渔隐”。其书继阮阅《诗话总龟》而作。前有自序,称“阅所载者皆不录”。二书相辅而行,北宋以前之诗话大抵略备矣。然阅书多录杂事,颇近小说。此则论文考义者居多,去取较为谨严。阅书分类编辑,多立门目。此则惟以作者时代为先后,能成家者列其名 《升庵诗话》 杨慎 《升庵诗话》,自明以来无善本。有刻入升庵文集者,凡八卷;(自五十四卷至六十一卷。)有刻入升庵外集者,凡十二卷;(自六十七卷至七十八卷。)有入《丹铅总录》者,凡四卷;(自十八卷至二十一卷。)《函海》又载其十二卷及补遗三卷。此详彼略,此有彼无,前后异次,卷帙异数。其字句之讹,则各本皆然。鲁鱼亥豕,往往不能句读,殆皆仍其传写之误耳。明刻书夙以多讹闻,兹复益以传写之误,升庵嘉惠后学之心,后学其何以领悟邪 《诗学禁脔》 范德机 颂中有讽格美中有刺格先问后答格感今怀古格一句造意格两句立意格物外寄意格雅意咏物格一字贯篇格起联应照格一意格雄伟不常格想象高唐格抚景寓叹格专叙己情格颂中有讽格《中秋禁直》星斗疏明禁漏残,紫泥封后独凭阑。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阙寒。天衬楼台归苑外,风吹歌管下云端。长卿只解《长门赋》,未识君臣济会难。 第一联上句言宫中之景,下句自叙玉堂夜直作诏,此时方毕。第二联言宫中之景,以应第二句 《中山诗话》 刘攽 太宗好文,每进士及第,赐闻喜宴,常作诗赐之,累朝以为故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赐诗尤多,然不必尽上所自作。景佑初,赐诗落句云:“寒儒逢景运,报德合如何?”论者谓质厚宏壮,真诏旨也。 刘子仪赠人诗云:“惠和官尚小,师达禄须干。”取柳下惠圣之和,师也达,而子张学干禄之事。或有除去官字示人曰:“此必番僧也,其名达禄须干。”闻者大笑。诗有诗病俗忌,当避之。此偶自谐和,无若轻薄子何,非笔力过也。 景佑中 《沧浪诗话》 严羽 诗辩一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又曰:见过於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辞》,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 《四溟诗话》 谢榛 ◎王渔洋序 谢榛字茂秦,临清人。眇一目,喜通轻侠,度新声。年十六作乐府商调,临德间少年皆歌之。已而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遂以声律有闻於时。寓居鄴下,赵康王宾礼之。嘉靖间挟诗卷游长安,脱黎阳卢於狱,诸公皆多其行谊,争与交欢。而是时济南李于鳞、吴郡王元美结社燕市,茂秦以布衣执牛耳。诸人作“五子”诗,咸首茂秦,而于鳞次之。则于鳞名益盛,茂秦与论文,颇相飧责,于鳞遗书绝交。元美诸人咸右于鳞,交成秦 《温公续诗话》 司马光 诗话尚有遗者,欧阳公文章名声虽不可及,然记事一也,故敢续书之。 文德殿,百官常朝之所也。宰相奏事毕,乃来押班,常至日旰,守堂卒好以厚朴汤饮朝士。朝士有久无差遣,厌苦常朝者,戏为诗曰:“立残阶下梧桐影,吃尽街头厚朴汤。”亦朝中之实事也。 惠崇诗有“剑静龙归匣,旗闲虎绕竿”。其尤自负者,有“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时人或有讥其犯古者,嘲之:“河分冈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兄多犯古 《六一诗话》 欧阳修 李文正公进《永昌陵挽歌辞》云:“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当时群臣皆进,而公诗最为首出。所谓三降王者,广南刘鋹、西蜀孟昶及江南李后主是也。若五朝上帝则误矣。太祖建隆尽四年,明年初郊,改元干德。至六年再郊,改元开宝。开宝五年又郊,而不改元。九年已平江南,四月大雩,告谢于西京。盖执玉祀天者,实四也。李公当时人,必不缪,乃传者误云五耳。 仁宗朝,有数达官以诗知名,常慕“白乐天体” 《唐子西文录》 强幼安 《唐子西文录记》宣和元年,行父自钱塘罢官如京师,眉山唐先生同寓于城东景德僧舍,与同郡关注子东日从之游,实闻所未闻,退而记其论文之语,得数纸以归。自己亥九月十三日尽明年正月六日而别。先生北归还朝,得请宫祠归泸南,道卒于凤翔,年五十一。自己亥距今绍兴八年戊午,二十年矣,旧所记,更兵火无复存者。子东书来,属余追录,且欲得仆自书,云:“将置之隅坐,如见师友。”衰病废忘,十不省五六,乃为书所记,得三十五条 《风骚旨格》 齐己 〖提要〗此书《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题作“《风骚指格》”,卢文弨校本“指”作“旨”;《宋史。艺文志》八录作“《诗格》一卷”,乃同书异名。齐己又有《玄机分明要览》一卷,已佚。 《风骚旨格》标举格法甚多。薛雪《一瓢诗话》指出:“唐释齐己作《风骚旨格》,‘六诗’、‘六义’、‘十体’、‘十势’、‘二十式’、‘四十门、‘六断’、‘三格’,皆系以诗,不减司空表圣。”其中“六诗”、“六义”为传统命题 《文心雕龙考异》 张立斋 序梁刘彦和文心雕龙乙书,自隋书经籍志初见著录后,原本久佚,唐写本残,元至正本仅见於何焯语、及孙貽让礼札迻中所引黄丕烈校本。明以后,有弘治嘉靖万历诸刻,传本始盛於世。至於何义门所谓据宋本校勘者,乃误於明钱功甫之一言,未足信也。盖钱氏自称所得阮华山宋刊,实为晚出,有依託之嫌,与所称隱秀篇四百字,同属可疑。纪文达叶郋园均有论正,若是今世传本,唐钞残缺,元鐫罕见,当以明刻较全而差古矣。兹编所据:一 《优古堂诗话》 吴幵 ○诗可以观人 吴献可诲尝云:“丁谓诗有‘天门九重开,终当掉臂入’,王元之禹偁见之曰:‘入公门犹鞠躬如也,天门岂可掉臂入乎?此人必不忠。’后果如其言。” ○二十八字媒 “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晚云带雨归飞急,去作西窗一夜愁。”此赵德麟细君王氏所作也。德麟既鳏居,因见此篇,遂与之为亲,余以为二十八字媒也。 ○野火烧不尽 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投顾况,况戏之曰:“长安物贵 上一页 2/4 下一页